退休後每月生活費5萬,退休金不夠怎麼辦?
你可以這樣存「年金」!
**本文所提之個股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
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且自負盈虧***
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高齡化政策成為政府的一大挑戰,
然而面對退休金制度的資金缺口越來越大,歷任政府努力推行年金改革,
大刀闊斧進行年金改革,我們都知道,政府推出了許多社會保險制度,
諸如公教人員保險、勞工保險、軍人保險、農民健康保險、國民年金等,
但年金究竟是什麼呢?你知道除了政府的退休金制度外,
各家保險公司也有推出年金險讓投保人購買嗎?
一談到年金,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國民年金,也有些人會有疑惑,
年金是不是一年才能領一次呢?其實年金(Annuity)是一種定期性、
持續性的給付,以期為單位,不論是按年、按季、按月或按週給付,
都可稱為年金。
年金主要有四大類型:
薪水年金(Paycheck Annuities)、
定額年金(Fixed Annuities)、
變額年金(Variable Annuities)、
指數年金(Equity Indexed Annuities)。
我們比較少聽到年金保單,因為年金險的佣金比其他保險低,
導致保險業務相對比較不會積極推年金險,
加上台灣人大多認為保險如果沒有用到,就應該把錢拿回來,
所以在投保時會選擇儲蓄險或還本型的壽險。
因此有些保險公司會將壽險包裝成投資,但事實上壽險的本質是保險,
壽險與年金險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是保的是死亡,後者保的是的餘生,
讓你在有生之年仍有一定的錢可以用。
如果退休後每個月想要過比較優渥的生活,加上醫療費、
看護費以及一些零零總總的開銷,每個月大約需要5萬元,
大部分人勞保只有1至3萬元,剩下的2萬則必須靠其他方式補足。
有些人會選擇投資股票、債券,或者將房子出租賺取租金等,但廣告台詞說得好,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事實上,不論何種投資都有其風險,能賺錢當然好,但萬一不幸賠錢、
房子租不出去呢?難道真的要勒緊褲帶縮衣節食嗎?
該如何確保退休後確實有夠用的錢?
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年金保險或許你可以考慮。當然,
保險公司同樣也是一個風險,沒有不會倒的公司。
在過去,人們相信政府的制度,認為保了勞保就會有一筆退休金,
而且省吃儉用的話幾乎可以終老,但隨著社會保險制度資金缺口的擴大,
退休金不再是穩固的保障,年輕人甚至擔心勞保會破產。
在面臨退休制度的不確定因素下,只依賴政府的退休金是不夠的!
年輕人應該要自己為退休生活提早做準備,而且越早準備,
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果會讓你輕鬆許多。有些人習慣將錢放定存,
但定存利率仍不足以對抗通膨,必須要以其他的管道規劃退休生活,
例如股票、證券或保險,行有餘力的話可以分散投資,也分散風險。
1.給即將退休的你——薪資年金
薪資年金是最簡單的,首先你會交一筆錢給保險公司,
並獲得終生的定期給付。薪資又分為
即期收入年金(Immediate income Annuities)與
延期收入年金(Deferred income annuity)。
前者需先一次繳納一筆錢費用,
保險公司會將該金額計入利率後分期給付給投保人,
你每個月獲得的費用大部分取決於所購買的保單金額,
其中也涉及到年齡、性別、合約中是否包含配偶,
以及購買時的一般利率。由於它能在繳款後立即開始每期的給付,
比較適合沒有那麼充裕時間可以計畫退休生活的人,
例如短期內即將退休、甚至剛退休擁有一筆退休金的投保人。
延期收入年金的運作也被稱為長壽保險,它與即期年金的運作方式類似,
不同的是,延期年金需要每期先繳納保費,並於繳納數期後才開始獲得給付,
適合以在職場打拚數十年,但離退休還有一段距離的中年投保人。
最大的問題就是,保險公司先倒還是投保人先去世?
2.給對投資較保守的你——定額年金
根據年金給付金額是否改變分為定額年金與變額年金,
定額年金也是以類似上述的方式操作,交付一筆金錢給保險公司,
而那筆錢在預定的時間內會以相對容易理解的速度成長。
有時保險公司會根據現行利率每年調整一次總額,其他時候,
它的性質較偏向定存,但運作的時間比定存久,
也比較能發揮保障老年生活基本生活費的功能。畢竟如果臨時需要用錢,
許多人會將定存解約,等於少了一筆保障。
這也表示,急需用錢的時候,很難毫無損失的拿回本金。
3.給還年輕的你——變額年金
與定額年金相對的是變額年金,
它可以說是為了希望投資與保障兩者兼得的人們而生,
它的給付金額會隨著投資的收益改變,給付金額取決於市場行情及投資環境,
運作方式類似定額投資基金,
它的優點在於強迫儲蓄並且提供接近基金的報酬率,
適合容易失心瘋購物、還有能力承擔投資風險的年輕人。
從負面來看,這是投資成本很高的投資,加上不容易解約也可能損失本金的儲蓄。
4.給勇往直前的你——指數型年金
在美國盛行的指數型年金較類似投資型保單,
與上述年金最大的差異在於決定利率的方式不同。
指數年金在開始給付前會以如無息公債、S&P500指數基金等指標作為參考,
開始給付時再以該標的的表現來計算應給付的年金金額,
計算標的大致可分為有高標法、年增法、低標法、多年期增加法及數位法,
需要做較多的功課,對投資有興趣的投保人來說是個好選擇。
切記,高報酬來自於承擔高風險。
不論最後選擇哪一種年金,最重要的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你可以同時購買股票、定存或基金,並根據需求投保一張年金險,
分散風險能讓你的退休生活獲得更多的保障。
本文由台灣ETF投資學院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myus83 my83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