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規健全,監管嚴格
保險,求的就是一份保障。在資本全球化、服務流動化的時代,保險屬於一種跨境服務的金融服務,所以很多人會擔心香港買的保險受不受法律保護,在出現法律糾紛的時候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標準來判斷?
依據上圖,可以得知不管是香港本地人士、或是非本地人士皆可以投保香港保險,且皆受到香港法律的保護。若是後續有任何糾紛,也可以透過官方的組織—保險投訴局,進行免費的爭議處理服務,一樣不同國籍身分投保皆受到保障。
2.保費便宜,保障範圍廣
同樣的保額,香港的保費比臺灣便宜近一半。香港的人均壽命在85歲,而臺灣目前壽險業使用的生命回合表並沒有依據實際狀況調整,所以計算的標準就不一樣了,再加上商品投資範圍限制、保險公司計算的內部成本等,因此香港的保費比臺灣要便宜很多。
保障範圍就好像一把傘保護著我們,如果傘不夠大,下暴雨時,仍然會淋濕我們,所以保障範圍廣非常重要。以重大疾病險為例子,香港的重疾險保障範圍包含上百種,連原位癌也列入保障範圍內,更別說保障金額會逐年提升,連通膨因素也一併考量到。
除了重疾險以外,儲蓄險也是香港保險的一項優勢,前面已提及計算保費的標準不同,香港因為是個經濟自由度極高的地區,彼此激烈競爭的情況下,每間公司自然會推出在市場上最具有競爭力之商品。
3.美元保單,儲蓄型產品收益高
目前臺灣受疫情影響,經濟層面勢必受到巨大衝擊,再加上近年銀行降准降息,又因國內法規限制導致投資管道少,臺灣商品已經漸漸失去競爭力,因此海外投資這選項更是異軍突起,所以恰當的配置海外資產,已經是勢不可擋的大趨勢。
香港保險以美元保單為主流,而儲蓄險作為長期的投資計畫來說,資金安全度高,隱私性好,長期來看平均IRR高達5%-6%,而且資金靈活度也高,客戶可以自己決定在哪年取、取多少,相當於一個屬於自己不斷增長的海外資金帳戶。
基於以上的優勢,臺灣客戶願意捨近求遠來香港買保險,已經成為趨勢。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年滿18歲以上,就需本人赴港簽約,才能受香港法律保護,合法合規配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