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壽險應該提供給哪一種人保障呢?
家中的經濟支柱嗎?
正在就學中的小孩身上?
還是像月薪嬌妻劇裡的新垣結衣一樣,家庭主婦的身分?
首先要先知道「壽險」可以提供給我們什麼保障。
啟動壽險理賠的條件是:身故或是完全殘廢時,就會將理賠金給指定受益人。簡單來說,壽險就是留給我們掛念、心愛的家人們,而不是留給自己用的。
那麼,應該要怎麼評估壽險的額度呢?
壽險通常來說是以年齡的不同,有所調整。
年輕時的嬰孩時期,因為全依賴父母的照護,所以不需要背負家庭責任,因此壽險保障並非首要需求。等到年齡逐漸增長,當我們需要撫養家庭或是變經濟支柱時,責任越大,需要的保障也須調整提升,額度慢慢達到人生的高峰。在後期,孩子漸漸成年、擁有工作能力後,家庭責任慢慢交棒給後輩,所以老年的保障可以下降調整。
這麼來說,是只看經濟壓力來判斷是不是需要壽險嗎?難道沒有提供工作收入就不用投保嗎?
當然不是的!
如前面提及的:家庭主婦的例子,雖然實質上沒有直接提供收入,但如果家庭少了這項角色,勢必會影響正常家庭的生活,會造成家庭需要多負擔看護、或是保母的費用,因此單純提供勞動服務的成員,也是需要壽險保障的。
而另一類型就是即將提供收入來源的新鮮人,若是父母將資金及盼望皆投注在小孩身上,甚至希望以後依靠兒女,若是突然發生意外,那麼這一切的安排即會化成一場空,因此,為了父母老年生活安排,也是列入需要規劃壽險的行列內。
再來我們談談壽險的種類,常常以終身和定期來區分。終身型的顧名思義就是期滿後保障為終身;而定期又分為固定和調整型費率,固定費率是將未來年期內的費用,平均在每一年做繳納,因此每一年的費用是固定的;調整型則是會隨著年齡調漲,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自然費率。
通常來說,相同保額狀況下,終身型壽險會高於定期壽險的費用,每年保費約高出7至10倍左右。
我們先以台灣壽險商品的費率供大家參考,以30歲男性,投保20年期保額300萬的壽險,若是以終身型來說,費用一年需繳93,300元,而定期型壽險則須繳12,900元,兩者年繳金額差了約7.2倍。
那麼若是以香港商品來比較呢?(以下皆用美金匯率30:1比較)
我們一樣試算以30歲男性,投保20年期保額美金10萬元(台幣300萬元)的壽險,以終身型來說,費用一年需繳1,582美元(台幣47,460元),而定期型壽險則為121美元(台幣3,630元),兩者年繳金額差了約13倍。
最後將台灣及香港商品做一個比較總結,不管是終身型或是定期型都是香港費率較便宜,而且如果以共20年總繳保費的金額來試算,香港終身型共可以省下台幣916,800元,而定期型則可以省下台幣185,400元,在相同保障下,香港的保費能讓你省很大!
因此,要在預算內將每一項保障做足,才是選擇壽險種類的最大原則喔!
以上總結壽險功用,壽險設計的目的並非希望人先離開,而是因為其他人還要繼續活下去,用壽險來轉嫁若先離開後的風險成本。所以,你說壽險重不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