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png

最近保監局的facebook專頁「蓋世保鑑」發布了一幀頗有趣的帖文,提醒市民要在「保單紀念日」重新檢視保單內容,評估自己因應年齡增長或家庭變化,是否需要增減保障或保額、加減受益人或更新聯絡資料和健康狀況等。

很多人或會以為成功投保後,就等於一勞永逸。事實上,隨着年紀漸長和家庭狀況改變,我們對財富管理及保障的需求也會改變,例如20歲時購買的醫療保險,保障範圍和保額可能不足以覆蓋30歲時的需要。同樣,保險產品會因應巿場環境而不斷改進,十年多前的產品,其保障範圍及保障額未必追得上現時社會所需,所以定期檢視保單內容是相當重要的。

 

壽險產品

壽險產品強調的是個人需要,不同的人生階段就會有不同的需要。針對人生不同階段,作出合適保障及理財策劃,若遇上人生大事,例如結婚、子女出生、置業等,我們更應該重新檢視保單,確保自己承擔的財務風險得以分攤,而家人也得到合適的生活保障。

舉例說,對大部分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雖然收入有限,但他們大多年輕力壯,而且仍未組織家庭,父母年紀亦不算大,未有沉重的經濟負擔。他們可能會選擇定期壽險,因為保費相對終身壽險為低,而且會根據實際年齡調整保費。可是,隨著年紀增長,他們開始成家立室,養育兒女,而父母也到了退休年齡,對保險的需求則會不同。這時候,身為家庭支柱,他們或者需要保額較大的人壽保險,萬一因突發意外或疾病而離世,家人也能得到較佳的保障,不致於手足無措。

 

醫療保險

至於醫療保險方面,隨著年紀漸長,身體狀況的轉變,也不時提醒我們要留意保單內容,因為患病的機會和醫療開支也無可避免地逐漸增加,都需要早日認識保單的受保範圍及條件。因此,我們應考慮自身需要、負擔能力、產品特性等,適時加強現時及日後所需要的保障。

除了重新檢視某一保單的保障或保額之外,我們也應定期重新檢視整個保險組合,包括人壽保、醫療保、危疾保或儲蓄保等等,務求得到全面而適切的保障。購買保險是將財務風險盡量轉移給保險公司,減輕遇上不幸或罹患重疾時承受的經濟負擔。更新了保單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妥善收藏並通知家人,讓他們在遇到意料之外的狀況時,也可以適時跟進。

 

免責聲明:本文由中銀人壽編寫,僅供參考之用。中銀人壽已力求資料準確,但不會對因此引致的損失負上責任。如打算在參考本文內容後作出任何決定,請先向專業人士尋求獨立意見。

 

撰文 : 中銀人壽

欄名 : 保險知多啲

 

原文出處:香港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購保險 的頭像
    購保險

    購保險

    購保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